不锈冷顶锻钢钢号和特性
【
关闭窗口】【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7-07-13 10:14】【编辑:东莞市联顺金属材料有限企业】【来源:】
不锈冷顶锻钢钢号和特性
不锈冷顶锻钢丝应该既具备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又具备冷顶锻用钢的高塑性和低的冷加工强化系数。常用不锈冷顶锻
钢丝的冷顶锻性能和耐蚀性能比较如表2-13。
表2-13不锈冷顶锻钢的冷顶锻性能和耐蚀性能
牌号 |
冷镦性能 |
耐蚀性 |
钢号 |
冷镦性能 |
耐蚀性 |
430(0Cr17) |
1 |
6 |
304HC(0Cr18Ni9Cu2 |
3-4 |
3 |
429(0Cr15) |
1 |
6 |
316L(00Cr17Ni14Mo2) |
3-4 |
1 |
434(0Cr17Mo) |
4 |
4 |
316(0Cr17Ni12Mo2) |
4 |
2 |
410(1Cr13) |
3 |
7 |
304L(00Cr19Ni10) |
4 |
2-3 |
431(2Cr16Ni2) |
5 |
5 |
304M(0Cr18Ni9) |
4-5 |
3 |
384(0Cr16Ni18) |
2 |
3 |
304(0Cr18Ni9) |
5 |
3 |
305(0Cr18Ni12) |
2-3 |
1 |
321(0Cr18Ni10Ti) |
5 |
2-3 |
302HQ(0Cr18Ni9Cu3) |
3 |
4 |
|
|
|
注:1号性能最好,随号数增大性能下降。
429、430和434是铁素体类钢,为降低钢的变形抗力,一般将碳含量控制在0.05%以下,该类钢冷加工强化率低,冷顶锻性能极佳,可以制成形状复杂的、带有较深沟槽的标准件,标准件在空气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沿海或含有氯离子气氛中434具有更好的抗点腐蚀性能。
410和431是马氏体钢,主要用于制造高强度螺栓。410螺栓成形后需进行淬回火处理,碳含量过低淬不上火,抗拉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431钢处于两相区,成分微小波动会带来铁素体相的急剧变化。如铁素体相含量超过20%,钢材热加工时易出现两相交界处的撕裂,成品淬回火后断面收缩和冲击值偏低。为控制铁素体含量,需适当增大稳定奥氏体元素C,Ni的含量,如表2-14。但稳定奥氏体元素过高,成品淬回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最终导致标准件组织中含有马氏体、抗拉强度偏高,冲击韧性下降。
300系列(Cr-Ni)不锈钢具有非常好的耐蚀性能,但该类钢变形抗力大,冷加工强化快,不利于冷顶锻成形。为改善冷顶锻性能,主要措施有:①减少钢中碳含量,降低钢的变形抗力,如304L和316L。②增加钢中Ni含量,提高奥氏体稳定性,防止或减少冷顶锻时产生形变马氏体,减缓冷加工强化速度,如305、384、304M(M表示中等硬化率)。③在钢中加Cu,加Cu可降低钢的变形抗力,减缓冷加工强化速度,极大地改善钢的冷顶锻和深冲性能,见图2-3。加Cu还可以提高钢耐硫酸腐蚀性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不锈钢中加入适量Cu可使钢具有抗菌功能。如304HC(HC表示高铜)和302HQ(HQ表示冷顶锻)。④粗化晶粒,与10级以上细晶粒钢相比,粗晶粒钢丝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稍低,伸长率较大,断面收缩率明显增大,冷顶锻性能有大幅度提高,可承受更大的冷变形而不开裂,如表2-15。顶锻比指高度等于1.5倍直径(h
o=1.5d)的圆柱形试样,在两个柱状轧辊之间被压缩,如图2-4,产生强烈的不规则变形,试样原始高度h。与首次出现裂纹时高度h1之比。
表2-15 晶粒度与顶锻比的关系
牌号 |
钢丝直径,mm |
晶粒度级 |
承受顶锻比 |
304M |
8.0 |
11.0 |
4.0 |
8.0 |
6.0 |
5.5 |
9.5 |
10.5 |
4.2 |
304L |
7.5 |
10.5 |
3.3 |
7.5 |
5.0 |
5.0 |
9.5 |
11.0 |
3.8 |
9.5 |
5.0 |
6.3 |
11.0 |
11.5 |
3.0 |
11.0 |
5.0 |
5.5 |
316 |
11.0 |
11.5 |
4.3 |
11.0 |
5.5 |
6.3 |
上一篇:不锈钢标准件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下一篇:不锈冷顶锻钢丝用线材